奮力奔跑在數字經濟“新賽道”
春節剛過,北京西谷云、上海網宿科技等一批國內云計算及大數據投資企業和服務商來到寧夏商談合作。
這是西部云基地國家(中衛)數據中心中國聯通數據中心機房(2022年3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西谷云將在中衛市投資建設新的云平臺,為東部數百家企業提供‘東數西算’的云計算服務。”2月4日,寧夏中衛市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宋吉飛說。
近年來,寧夏搶抓建設數字中國發展機遇,推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中衛市緊跟數字浪潮,相繼獲批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中衛數據中心集群,成為全國首個“雙節點”城市,在國家布局一體化算力網絡協同創新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衛市依托區位、交通、資源等優勢,以‘雙節點’高速發展為基礎,目前已形成‘一雁引頭、眾雁齊飛’的產業集聚發展新局面。”中衛市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李彬說。該市具備快速承接數據應用服務的良好條件,目前落戶的既有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國家隊”,也有亞馬遜、美利云、天云網絡等行業數據“排頭兵”。
中衛西部云基地目前已建成投運7個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服務器裝機能力超過67萬臺。
2022年,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積極落實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充分發揮雙中心節點優勢,建成高品質低成本的網絡平臺,接入中衛西部云基地全部6個數據中心。
去年12月接入企業的流量補貼政策文件正式下發后,一大批東部頭部企業積極與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簽約,當月累計簽訂業務合同29個,接入企業20余家,接入流量超過500G。
“與其他交換中心相比,同等交換容量,該平臺的單位造價最低。預計2023年接入企業將有50家以上,接入流量超過1.5T。”宋吉飛說,同時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結合寧夏區域實際,探索拓展生態合作之路,目前已確立網絡互聯合作、業務應用合作、一體化算力合作三類生態合作發展方向,為未來業務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中衛市將全力建設國家級數據供應鏈培育基地,著力推進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地直連網絡建設,持續降低網絡時延。”李彬介紹,通過加快建設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在運營模式、管理體制、發展模式、網絡與數據安全等方面探索創新,建設數據中心網絡監測體系,探索網絡資費結算新機制,進一步支持東部算力資源向西部調度。
“繼去年調通中衛到北京、合肥交換中心長傳互聯鏈路,并與合肥交換中心成功打造了首個‘東數西算’范例之后,計劃今年一季度調通中衛—上海兩地的互聯網交換中心鏈路。”宋吉飛說,隨著中衛與北京、合肥、上海三地鏈路互通的實現,屆時將有更多的東部互聯網企業落戶寧夏。
“2023年,我們將著力實現合作伙伴生態圈不斷擴大,服務地域范圍不斷拓展,為建成國家‘東數西算’示范點,推動寧夏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宋吉飛說。
您可能感興趣
專注數據化營銷服務
價值導向 賦能企業
全鏈路數據化服務商
10多年技術沉淀